物之「勢」― 陳澄波繪畫中的扭曲感因由

上次闡述了陳澄波創作「不重光線」的特質,直指了其作品超脫了「某時某刻」之概念,算是為他的繪畫屏除了「時間」的特質。這一次,想談談他的作品中所蘊含的特質。此一特質即是「筆觸」。 

陳澄波的繪畫筆觸明顯,是眾所皆知的事。這個特質使他的風格被冠以「素人」、「樸質」等形容詞。的確,陳澄波繪畫中的筆觸大多透露了一種直覺性,這主要體現於他的筆觸走勢往往是跟著描繪對象的形狀而定的。這使他的繪畫充滿不穩定的視覺動能,造成畫面的扭曲感。



圖片取自《視覺素養學習網》: http://vr.theatre.ntu.edu.tw/fineart/index.html
↑例如,陳澄波1927年的《自畫像》,我們可以看見他的筆觸走勢(白色箭頭的提示),是順著臉骨的形狀而走的,衣服外套的領口亦與領口的邊界(藍色線條提示)平行。

圖片取自於《維基百科》
↑又例如,同年作品《夏日街景》。雖然天空、遠景建築沒有這個特色(《嘉義街外》也沒有),但圓弧的部分,筆觸走勢還是跟著物體的邊界。

圖片取自《視覺素養學習網》: http://vr.theatre.ntu.edu.tw/fineart/index.html

1941年的《長榮女中學生宿舍》。圓拱型的樹上方的天空筆勢直接「圓拱」,繞過樹木的佔據範圍。示意圖中,我用黃色圓圈圈起來的樹隙中的天空,藍色像是「填」進去的。繞過前景物件,而不是把物件做在後景上,這是兒童畫中很常見的繪畫方式。

總之,除了少數幾個比較不重要的物件(例如前方的土路),陳澄波繪畫中大部分的筆觸是順著物件形狀走的。假使畫面中的物件很少,這樣的畫法會形成一個強烈的視覺力道,不過陳澄波的作品畫面裡的物件都很多,不同的視覺力道同呈於一個畫面,每一個力道都以呈現描繪對象為第一目標,而不是以協調為第一目標,那麼可能就會有所衝突、扭曲,這可能是造成陳澄波「不安的」、「會動的」繪畫風格之主因。至少我認為這個風格是出於一種直覺式作畫的習慣,不是心理因由。也因為如此,我個人不是很認同《陳澄波油彩 騷動的波紋》一文所做的敘述:

「陳澄波的用色和構圖都忠於現場,但明明是風景畫,看著看著,會感到畫面在動。近看才能找到緣由——就是陳澄波獨特的水波紋旋轉畫法。」
「他畫油畫,不是用塗的,不是用填的,是西式旋轉的畫法,畫筆在轉」(註一)

就《長榮女中學生宿舍》一作、我用黃圈圈起來的部分來說,樹隙中的天空看起來就是用填的。

陳澄波喜歡梵谷,而他們的畫作又都讓人感覺到熱情,因此談到陳澄波的風格,梵谷獨到的筆觸很容易變成切入點。不過,梵谷的筆觸與陳澄波的筆觸在美學意義上是絕對不同的。先看梵谷廣為人知的風格表現最全面的幾張作品。


《星夜》1889,圖片取自《維基百科》
 《向日葵》1888,《有絲柏的道路》1890,圖片取自《維基百科》
 《賽納橋上的河》1887

我們可以看出梵谷那扭曲細碎的筆觸佈滿畫面,儘管動勢不同,顏色有異,長短不一,但把那些油彩構成的線一根根的捻出來,它們的粗細應該不至於差太多,組構梵谷畫作的筆觸,「質」是非常像的。梵谷的奔放是密佈整個畫面的,物體有物體自身的動勢,但在保有動勢的同時必須遷就這個本質上很雷同的筆觸。

反觀陳澄波,他的筆觸質地比較沒有那麼統一,與其說物體對這筆觸有什麼遷就,更像是筆觸在配合物體。我認為,這涉及到了畫家的「自我」在作品中的展現程度。雖然上篇提到就「缺乏明確光源」來看,陳澄波比較偏向後印象派,而不是印象派。但就筆觸動勢帶給我的感覺,他或許遠比後印象派先賢更在意描繪物體的存世形式。


註一:《陳澄波油彩 騷動的波紋》,網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tw/58722/article.php?entryid=581651
 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