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蝦三爭霸考

因為男友關心醬汁李嚴已有一段時日,最近更貼出PTT「龍蝦三爭霸與希臘悲劇之關聯論」給我。本來想說隨便看看就好,但因為該文以圖像作為分析依據,讓我的圖像分析神經整個豎起來。當下立刻告訴男友「他裡面講的有一些問題,至少龍蝦三爭霸場地——『異人館』不是仿希臘式,而是仿『新古典主義式』。」(當然「新古典主義」,與希臘文化也有一些淵源,但至少「異人館」的建築風貌來源,絕對不是希臘悲劇。)

不過男友真的很喜歡PTT那篇文章,我亞斯伯格症的個性又不愛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認輸。為了讓他了解我認為的「龍蝦三爭霸」真相,故下班後開始查資料,撰寫這篇《龍蝦三爭霸考》。

一、「龍蝦三爭霸」發生的時間與地點

《中華一番》雖是一部虛構故事(否則大奶都怎麼可能在清朝的時候穿那麼露,還常常被四郎性騷擾),但某種程度上的確置入了中國時空。甚至,「龍蝦三爭霸」發生的時間地點,漫畫中也透露出一點端倪。例如,及第師傅於漫畫第十三頁說 :「這座異人館,是十年前廣州市民發生暴動時法國人所據守的地方,不過應該早就變成廢墟了才對...」

《中華一番》漫畫,頁12。

這時候小妹首先得到兩個資訊,一是「異人館」曾是法國人的地方,二是「龍蝦三爭霸」發生的時間是廣州某場暴動的十年後。

清朝的時候,中國面對列強,還是頗有夷夏之防。當時外國人為商貿來到廣州,卻因不得與中國人混居的政策,而只能住在特定地點。最有名、史料最多,也可能是唯二的候選地點只有俗稱「十三洋行」的「廣州十三行」,以及做為英、法租界地的沙面(我個人傾向沙面,因為圖片資料較吻合)。

網路流傳之十三行版畫

「廣州十三行」發跡的時間較早,起源於1684年康熙批准外商在包括廣州的四個港口通商,1686年洋行獲准在珠江的一個街區營業。不過來到十九世紀時,中英兩國衝突嚴重,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時,憤怒的廣州居民怒燒十三行街,於是它就在1856年GG了。時至今日,我們還是能透過若干圖畫一賭它昔日風采。


現存沙面島之古蹟建築

英、法租界地「沙面」,是一座人工填島,1861年代第二次鴉片戰爭剛打完被英、法要去。直到清朝掛點後的1943年,法國勢力才退出沙面,轉由汪精衛的親日政權接管。至今,它仍保有許多歐式古蹟建築,我們可以看到某些建築看起來與「異人館」相當像。因此,我判斷「異人館」是一棟「新古典主義」 (Neoclassicism)建築,這種風格源自於十八世紀歐洲知識份子對希臘、羅馬文化的瘋狂喜愛,被稱作「考古學的古典主義」。(Arnold Hauser,《西洋藝術社會進化史》,頁 82。)
沙面島現存之建築,曾為法國領事館

因為除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前,一連串抵抗外國人「入城」的抗爭,找不到其他更明確的「市民暴動」(可能有,但我現有的資源讓我無法找到它)。雖然更後面也有針對英、法的反殖民遊行,但已經是1920年代的事了(清朝滅亡之後)。

因此,我的推論是 :「龍蝦三爭霸」虛構的發生時間,應為1866年之後不久(因一系列「反入城」運動,而燒掉廣州十三行後的十年)。「異人館」是取「廣州十三行」的抗爭、廢棄條件,加上沙面租界新古典主義建築的外觀,所設計出來的場景。因為不懂日文不敢篤定,但「異人館」這個名稱,可能就是指清朝專給洋商居住的「夷人館」。(因中、外國人分居政策,外國人指定居住房舍之俗稱,即為「夷人館」)

在此補上十三行和沙面的地圖。

圖片取自 :http://www.picturechina.com.cn/bbs/viewthread.php?tid=3996

二、李嚴面具的功能

就形式而言,李嚴面具與該文中的希臘戲劇面具頗為相似,二者都是全罩式的面具。但就功能而論,小妹覺得李嚴面具比較接近「歌劇魅影」式。前面打太多字了,加上這方面的形式分析沒啥好做的,我直接把我的意見做成簡表:



雖然李嚴在天下人眼中是個大帥哥,就算臉上被刀砍過亦不掩帥哥之帥,但經歷愛情方面輸給濃妝及第,信心難免受到打擊,只想躲起來。那種自卑感,我覺得很像歌劇魅影的主角——「艾瑞克」的自卑。(我這麼有才華,超會音樂還會變魔術,正妹還是去愛啥都不會的公子哥 VS 我這麼帥,帥到臉上中刀還是超帥,但正妹卻還是去愛陰沈濃妝男。)


三、李嚴的退場

《中華一番》卡通的原型,必然是漫畫。因此要了解李嚴的退場,漫畫如何表現不可不察。漫畫李嚴的退場主要出現在P117~P118之間。


《中華一番》漫畫,頁117-119

首先,眾人聞到煙味,李嚴一把把及第推開,以幾乎半頁的大格用「正面式」在讀者面前化為一隻浴火鳳凰。因為太突然了,看不出李嚴放火的空隙,所以讓人覺得預謀放火。應該是李嚴背叛黑暗料理界之後,自覺了卻餘生之前,只有向及第報仇這件事懸念在心,預計向及第報仇成功後直接自殺。

火在門後已燒了一陣子,李嚴把門打開之後大火竄出,他背對大家帥氣走近門裡。有沒有發現?門與比賽場地之間並沒有樓梯。

那為什麼卡通中會有樓梯呢?我個人認為,這是因為漫畫轉卡通,受限的物理條件不同,也就是類似德國戲劇理論巨匠萊辛《拉奧孔:詩與畫的界線》的那種界線。

首現,漫畫一頁可以同時呈現多格畫面(也就是多幕)。雖然讀者無法同時接收這些畫面,但反正看完再翻頁就好,受訊上並沒有時間限制。然而卡通除非試吃一瞬間之類的(沒有必要重複看四位評審的試吃四瞬間),一般都是一個時點呈現一個畫面(一幕),不然畫面會變得很瑣碎,也沒辦法讓人在短暫的時間裡輕鬆接收訊息。因為上述原理,同樣份量的訊息,卡通勢必得花比漫畫更多的時間單位來乘載。我們可以想成:漫畫有很多相機同時捕捉一事件;但卡通往往只有一台攝影機。

我想,這就是為什麼卡通多了一條樓梯的原因。因為只有一台攝影機,要同時傳遞「火勢及整體環境」及「外圍雜魚逃跑」兩個訊息,只好採用這種全景式取景。無奈啊!取火勢及李嚴帥臉則雜魚不保之!但畢竟全景式必然會拍到及第一眾及雜魚,如果不把李嚴放在至高位置,而是漫畫裡與大家平視的位置,重要的李嚴可能會被小當家他們跟雜魚擋到。當然,不把李嚴抬高,採用稍稍俯拍的角度(像清朝界畫的那種角度)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。不過因為卡通李嚴比漫畫李嚴搞尾,表現的比原作更有愛,我想卡通團隊想表達他崇高心理的想法比漫畫原著旺盛。樓梯有表現崇高心理的效果,俯拍視角沒有。必須承認,在我的想像裡,電影《伊底帕斯王》也是因同樣戲劇需求,而採用類似的策略,為了讓主角退場、並不讓雜魚擋住主角,因而安排樓梯。他們的相像根源應該是「一台攝影機、一時一視角」的影片限制像。

因為有一條樓梯擋著,李嚴自然沒辦法像漫畫那樣跟及第講完話後不久,立刻推門讓火勢竄出來,卡通因此安排演唱會式的火焰表演。不過李嚴在樓梯上也算有耽擱一下,及第他們沒把中毒的他硬拉下來,帶回家細心療養,實在太歹毒了。叫他回來的舉動根本只是搶付錢只拉人左手,嘴裡說不要這樣。

四、結論

依據上述推論,我做出以下結論。

一、「異人館」的原型不是希臘劇場,而是真正法國人居住過的廣州建築之混合型,是「新古典主義建築」而非「古典主義建築」。(歷史十三行、造型沙面租界建築)

二、面具的功能與其說是如希臘面具那樣表現心理,不如說是《歌劇魅影》式的隱藏功用。

三、告別演唱會可能不是直接沿用《伊底帕斯王》電影,而是兩者面臨類似的敘事需求,進而分別採取最能達到該需求之手段。


以上。

留言

  1. 真心希望有人能翻譯全文傳回日本XD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謝謝,可惜我花費很多時間研究藝術,卻不懂日文Q"Q

      刪除
  2. 我記得皇帝的詔書上面有寫時間,是咸豐年間XD
    確切幾年就忘惹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哇嗚嗚嗚 好細心!我一心只放在龍蝦三爭霸的橋段而已......
      咸豐年間的話,就是1851~1861年間,比我的推論稍早一點......
      可是咸豐皇帝相當仇視外國人,他在位時戰亂嚴重(有太平天國、並且聯軍逼城)因為太慘了,所以他死後慈禧才改走「親洋路線」。很難想像這樣子大家能開開心心吃美食。
      並且像咸豐皇帝這麼憎恨西洋的人,阿飛端出新中華滿漢全席之後,多半會被千刀萬剮......可能原著設定也有弄不清楚時代背景的時候吧(或是其實他們沒這麼在意啦)

      PS.我後來發現大陸網友推估的時間跟我推估的差不多 http://tieba.baidu.com/p/1007305352

      刪除
  3. 其實漫畫最後有慈禧太后出場,動畫最後的皇帝也被推測是光緒帝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謝謝你的意見,大家真的都對小當家熟極而流呢 ! (不像我只陪男友看看直播)

      光緒皇帝的話,其實他是個很會唸書的人喔,慈禧的敵對陣營仇洋老臣派曾對他寄予厚望。這樣學究型的皇帝出現在卡通裡一定很沒意思吧,果然要支持最高神豬當皇帝,大家才會看得開心 !

      刪除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