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廣鳴 —《不舒適的明日》

週六無雨,就去看了「北師美術館」的《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大展》。戲劇、舞蹈我涉獵不深,故只打算談談《不舒適的明日》、《玄奘》、《紅毛港遷村實錄–家》。先從袁廣鳴開始。這次他獲獎的作品叫做《不舒適的明日》。

袁廣鳴,《不舒適的明日》,圖片來自《haveanice》網站:http://www.haveanice.com/article


形式的源頭:《難眠的理由》、《城市失格》的語彙繼承

袁廣鳴是我上大學後第一位熟記的當代藝術家。最早是在「國美館」看《難眠的理由》,後來的《城市失格》則是在課堂上聽老師介紹。《難眠的理由》與《城市失格》,一個以真實的床、枕,加上投影、簡單的機械科技,造就彷彿「一個隱形人在我們面前使用傢俱」的現場效果;一個則是透過場景的「去人化」,將漫長時間壓縮到一個空間裡。(註一)

「隱形人使用真實傢俱」、「場景去人化的平面輸出」恍若建立起兩套關鍵性的形式語彙,變成我理解袁廣鳴作品的兩個根源。例如,《不舒適的明日》當中,餐桌的實體佈景,加上令人嚇一跳的震動效果,就是屬於《難眠的理由》那一類 ;遠方有工業廠房的無人海岸,則是《城市失格》那一類。

當然,這是從形式上做的作品歸類,並不等於它們的藝術內涵也是如此。《難眠的理由》時期,袁廣鳴的作品總是透露出一種焦慮的私人經驗,《不舒適的明日》則徹底走入公領域,展現了一個假設性的未來。

《難眠的理由》,照片來源為《國立台灣美術館網站》:http://www.ntmofa.gov.tw/chinese/news01_2.aspx?NID=1377&n=10088

 《城市失格》,照片來源為《文化部網站》:http://www.moc.gov.tw/information_250_34242.html

遠方有廠房的無人海岸----《不舒適的明日》展場作品,圖片取自《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》首頁: 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award/bulletin/2015033101

作品如何影響觀眾:從舒適到不舒適


總體來說,《不舒適的明日》在形式上包含許多袁廣鳴一貫的藝術語彙,並且加入當代藝術熱門的「廢墟」主題(註二)。生活化的日常景象,讓人感到切膚之近,一下子卻又被破壞得面目全非......在展覽現場,儘管觸目盡是自己熟悉的當代藝術情境,我還是著實驚嚇,並且感到震驚。

對我而言,《不舒適的明日》優雅與暴力參雜。或許說得精確一點,正是這件作品先強調了今日的優雅,隨之而來的暴力才更顯暴力。當然,這件作品帶給觀眾的不舒適感,並不純然只是聲、光造成的效果,而是它的確從我們的大腦內破壞了一些東西。

首先,藝術家使用許多暗示生活餘裕的家飾,創造出令人嚮往的、資產階級的居家一角。當觀眾看到擺設精緻的長桌晚餐、令人嚮往的居家客廳的時候,很自然的會勾起IKEA一類的、關於「理想居家」的記憶形象。

《不舒適的明日》現場作品,我自己拍的。

《不舒適的明日》展覽當中,一個美好「家居」的形象。我自己拍的

由於「家環境」跟生活太息息相關了,潛意識開始幻想居家的時候,多多少少會置入感情。《不舒適的明日》就是藉由這種方式,將現場作品與觀眾聯想的「理想家居」聯繫在一起。所以,當作品中的居家場景受到震盪、破壞的時候,被破壞的不僅是作品中的景象而已,透過聯想而造成情感投射的、我們大腦裡的「理想家居」,同時也在一瞬間遭到破壞。藝術家透過一些技巧,將我們對生活的想像與作品的形象綁在一起,透過摧毀作品形象,象徵性的摧毀我們腦內的「理想居家」(或生活)。破壞前那個生活形象越美好、越真切,這種撼動感就越大。
《不舒適的明日》作品與觀眾情感鏈結圖示,我自己做的。

可能是上述因由,我認為《不舒適的明日》傳遞的撼動是很真切的。雖然我在展場的時候,注意力全放在感受之上,並沒有明晰地思考什麼。但因為感到一種情感上不安,令我看完所有作品之後,只想逃離現場。


註一:關於《城市失格》,請參閱王嘉驥老師的文章:http://mfa.techart.tnua.edu.tw/~gmyuan/data/2003t7.htm

註二:關於「廢墟意象」,請參考我之前的文章: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