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tflix 影集《麥地奇家族》裡的畫作 – 第一季1-3集

這篇網誌會盤點《麥地奇家族》裡出現的畫作,並就我的觀察角度做解析。解說我如何透過這些風格上的蛛絲馬跡,找到該畫確切資訊。

至於劇情方面,僅能就偶然看到的部分做點感想。一來,我對藝術品的興趣,不在贊助者的歷史,不曾深入研究過。二來,我在觀賞這部影集時,把注意力都放在尋找畫作、截圖,無暇細細品味劇情。因此,此劇情節編排上的好壞,我看雖看了,卻幾乎等於沒看。

最後,我很佩服這部影集呈現了精緻、華美的時代氛圍,也相信劇組擁有優秀的藝術史顧問。雖然其中內容,很多都跟我的理解有所出入,但我可以體會為了拍出精彩好戲,而做出種種妥協。


一、《麥地奇家族》裡出現的畫作盤點

1. 教宗紋章

第一集一開始出現的這個圖像,是教宗馬丁五世Pope Martin V, 1369-1431 )的紋章。

教宗紋章的傳統是:最上面有教宗戴的三重冕,兩側有倒插的鑰匙。中間的部分會放上該教宗所屬家族的家紋。

戲裡的教宗來自Colonna家族,Colonna義大利語有「柱子」的意思,所以以柱子作為家族紋章。



2.佛羅倫斯聖若望洗禮堂


聖若望洗禮堂(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),以八角造型及「天堂之門」聞名。當初從天花板的形狀,猜出是這個教堂。天花板的耶穌畫像屬於拜占庭風格。

丹・布朗曾在小說《地獄》裡,很好的導覽這個教堂。


3.《古代聖賢》(Famous Men of Antiquity)

人物身段的比例風格近似波提切利(1445-1510),因此手法上來看,應是波提切利前後的畫家的作品(可能是其老師輩)。


但就算是波提切利的老師 Filippo Lippi(1406-1469),也是在1432年左右才受到大柯西莫(第一季主角,麥蒂奇第二代當家)的贊助,與劇中時間1409年對不起來。


主題方面,人物一字排開的設計顯然不是在描述某個特定場境。我猜是「當代名人錄」、「近代聖人名人錄」之類的主題。最後大量找查波提切利前後的畫家,發現是 Pietro Perugino 畫的 《古代聖賢》(Famous Men of Antiquity),推估創作於1497年-1500年之間。


Pietro Perugino 是拉婓爾的老師,在此附上原圖。

圖片取自 Web Gallery Of Art:  https://www.wga.hu/support/viewer_m/z.html




4. 耶穌受難圖及天使報喜
可惜,我找不到這幅畫的確切年代與出處。

Crucifixion是非常受歡迎的繪畫題材,數量太多了。中間耶穌的腹部的線條明顯,可能殘存一點拜占庭風格;也有可能只是像素模糊,畫家畫陰影時描得比較深。

若腹部有點拜占庭風格,意味這幅畫年代比較早(14世紀末到15世紀初),但背景雲朵風景手法非常成熟,手法比較偏近15世紀中。從整體風格來看,畫作作於15世紀中的可能性較大。

我認為這個畫家的風格接近曼帖那Andrea Mantegna),畢竟曼帖那畫腹肌都像在搞木雕,刻超深。

下面附一張曼帖那的Crucifixion(1459),可以比較一下耶穌腹肌和背景雲朵的程式。至於影集裡的畫是不是曼帖那畫的?坦白說,只能推斷畫作年代相近,但無法斷定作者。

圖片取自 WikiArt:  https://www.wikiart.org/zh/an-de-lie-ya-man-te-ni-ya/calvary-central-predella-panel-from-the-st-zeno-of-verona-altarpiece-1459

聖母報喜一樣沒找到原畫。把天使、聖母所處的空間分開,算是這個主題(Annunciation)的一種傳統。如果去Google Annunciation 會發現很多作品都是把天使、聖母安排在祭壇畫兩側,或用一個雙拱門廊把他們分開(保持傳統,但可能會透過衣角、光線暗示兩個空間的互通性)。兩者共享同一空間的情況是比較後來的發明。

以下羅列幾張中世紀風格的Annunciation。可以看見畫家透過門柱、象徵聖母處於室內,而天使在戶外的手法,或實質物理空間,把天使與聖母分開。

圖片取自 WikiArt:  https://www.wikiart.org/zh

關於Annunciation主題,還有一個有趣的特點,那就是「背景的改變」。14世紀後聖母身後的背景漸漸開始有了豐富、具體的變化。


14世紀以前,聖母身後往往是比較抽象的平面,觀眾或許可以感受到「是在室內」,但具體是怎麼樣的環境?畫家給的提示不多。


關於背景,還是要從喬托說起。喬托在1306年的Annunciation壁畫中,在天使、聖母的背景上安排了白色窗簾,雖然簡單,但似乎暗示了窗簾背後別有空間,可能是床、另一個房間等。當然,受限於壁畫的物理空間,這個作品裡他仍然維持天使、聖母分開的傳統。安傑利柯(Fra Angelico)更直接在後面安排了一個房間,讓觀眾能掌握聖母確實處在一個真正的建築空間裡,而不是一個「象徵性的室內」而已。

圖片分別取自:https://www.world-today-news.com/giottos-frescoes-in-padua-are-a-world-heritage-site 及 https://www.researchgate.net/figure/Fra-Angelico-The-Annunciation-Madrid-Prado-1425-1428_fig4_310334893 及 WikiArt:  https://www.wikiart.org/zh

會有這種現象,跟文藝復運動興前後的藝術家,個人意識、喜好,表現得比中世紀畫家強烈有關。


早期基督教藝術基本上是經文怎麼寫,畫就怎麼畫,關於「天使報喜」這一段,經文顯然沒有敘述聖母當時處在一個什麼樣的房間裡。經文沒寫,中世紀畫家就不會畫,「房間的模樣」這部分等於沒有傳統可循。因此,給了文藝復興運動前後的畫家相當創作空間。


至於天使報喜的場景是在室內的想法,有些學者認為這起源於14世紀下半葉義大利北部。(註一)



5. 找不到出處的戰爭壁畫

如題,欸...真的找不到出處。

我覺得題材很像烏切羅,頂端一個城堡的佈局讓我想到Vittore Carpaccio耶穌受難以及亞拉臘山的一萬名殉道者(Kreuzigung der Zehntausend auf dem Berg Ararat, 1515)。但它比較有可能是十字軍東征的主題。


6. 瓦薩里500人大廳壁畫

是的,左側這幅畫就是舊宮500人大廳裡的壁畫,來自西方藝術史老祖宗 - 喬爾喬・瓦薩里(Giorgio vasari)。丹・布朗羅伯・蘭登教授就在這系列壁畫裡找「尋找,你將發現」

這個部落格很清楚的拍攝了大廳環境,和該畫作相同的局部。

不過,我想這個廳堂並不是500人大廳。因為500人大廳是薩佛納羅拉(Girolamo Savonarola, 1452-1498)修建的,他是一位道明會教士。當時,大柯西莫的曾孫皮耶羅二世(1472-1503)弄砸了,下去了。大柯西莫怎麼可能進入曾孫當家時修建的大廳?看到瓦薩裡的畫?

不過這個廳堂的牆面跟百合殿(The Hall of the Lilies 一樣,都是象徵佛羅倫斯的百合圖案。所以我想,劇組大概是想表現這件事的地點是在「舊宮」,但具體不知道是過去的哪個房間吧。



7. 天花板壁畫

我也沒有找到這幅天花板畫的出處。但從這種紮實的身體表現,我有九成把握是米開朗基羅或想模仿他的人畫的。一樣,大柯西莫在世時不可能看見這幅畫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進入第二集了~YA~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8. 《佔領席耶納》,又是瓦薩里

直接上原圖。

圖片連結來自: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



9. 耶穌受難圖 

15世紀,在畫家中迅速流行的兩大技法,乃「透視法」和「人體素描」。這幅耶穌受難圖並沒有呈現這兩個技法,因此創作年代可能是13世紀末到14世紀初期,至少是喬托在世時或更早一點的作品。

我沒有找到百分之百一樣的畫作,但根據「與喬托職涯重疊或更早」這個線索,找到一幅Cimabue(1240-1302)畫的很像的 Crucifix。附在下面,請仔細比較腹部的畫法和耶穌面容的風格。

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: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Cimabue

上面略略提過,第一個寫書專門介紹畫家的人是瓦薩里,Cimabue 那時代的畫家很少被紀錄。他是喬托的老師輩,我們會知道他是因為但丁的《神曲》有提到他。

但丁的意思是,要佛羅倫斯人不要這麼虛榮,你看看Cimabue多屌多屌,但現在大家都在稱讚喬托,可見人的名聲都只是一時的。結果傳到佛羅倫斯,時人的解讀變成:「但丁認證喬托比Cimabue還屌!喬托才是最屌的!」導致喬托當時明明在外地工作,卻被高薪聘回來當首席建築師、蓋鐘樓。

這幅畫現今已嚴重毀損了。大柯西莫的確有可能曾在佛羅倫斯某個教堂裡看過類似作品。



10. 《維納斯與戰神瑪爾斯之浴》(Venus and Mars Bathing)

首先講風格,這幅畫的高度成熟的人體表現,幾乎已是最頂了,所以一定是米開朗基羅之後的畫家畫的。左邊戰神伸出去的右手,手勢甚至有點像米開朗基羅《創世紀》裡上帝的手。構圖方面,已變得比三巨匠時期擁擠、混亂了。大柯西莫生前絕不可能看到這種文藝復興運動晚期的作品。

題材方面,顯然是維納斯跟戰神偷情的主題。結合這兩個線索,找到了Giulio Pippi的《Venus and Mars Bathing》(創作年代推斷是1526-1528)。

Giulio Pippi是拉婓爾的學生,這幅畫現在在義大利北部的得特宮,離佛羅倫斯有段距離。


圖片取自WikiArt: https://www.wikiart.org/en/giulio-romano/venus-and-mars-bathing-1528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進入第三集了~YA~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1.  《生命之泉》

這幅畫意外看起來蠻現代的,如果有插畫家畫這種風格,我覺得會很受歡迎。


仔細看一下,題材應該是「生命之泉」(Fountain of life),這個題材不多見,我也不是很了解。通常看到這種奇妙又奇幻的東西會先想到 Bosch


因為畫這題材的人太少了。Google一下,馬上就找到一位中世紀風格的畫家Jaquerio(1375 – 1453)。我對中世紀的風格沒有涉獵,之前不知道這個人。


一樣附原圖:


圖片取自WikiGallery: https://www.wikigallery.org/wiki/painting_197789/Giacomo-Jaquerio/The-Fountain-of-Life-3


12.  《聖母抱子圖》

這不行,完全找不到。The Virgin and Child主題畫作多到嚇人,只能放棄。這幅抱子圖,聖母的線條算乾淨秀美,我覺得年代方面,不會離波提切利太久,可能是在15世紀上半葉。

神奇的是,剛剛我一邊寫這一段,一邊 Google Filippo Lippi(就是波提切利的老師)所屬的年份時找到了!就是這個壞人畫的!

Filippo Lippi 算是麥地奇有在贊助的畫家沒錯,但大柯西莫應該不會跟他打交道,往來的時間點也沒有影集那麼早。

圖片取自Istefano Lazzar:https://www.lazzaristefano.com/filippo-lippi-the-virgin-with-child/


13.  《最後的審判》(The Last Judgment)

誠如前述,這類怪怪的主題都會先想的Bosch,結果找到一位叫Hans Memling的畫家,這幅畫作創作於1467年到1471年之間。整幅畫作比起文藝復興運動的風格,更偏向北方風格。


圖片取自維基百科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File:Das_J%C3%BCngste_Gericht_(Memling).jpg#file

二、《麥地奇家族》裡想當畫家的柯西莫?

雖然沒認真看劇情,但這部影集的某些設定,有時還是讓我黑人問號。

首先,第一集某男跟大柯西莫說,「這個所謂的共和國是他統治的」,這裡的他指的大柯西莫老爸 - 喬凡尼,麥地奇家族王朝的第一代。他有搞跨國銀行,但對政治不太感興趣,所以他當家的時候說「共和國是他所統治的」其實不大切實。

麥地奇家族比較積極介入政治,是在大柯西莫當家的時期,所謂「贊助」也是一種麥地奇家族式的政治手段,目的是為了讓各行會依照他們的利益投票。畢竟,他們是很有錢,但並不是什麼公侯貴族,當時的貴族應該都在法國或勃根地。麥地奇家族的後世雖出了許多歐洲皇室,但那都是以後的事了。

這個第二集的畫面裡,他爸叫他放棄畫畫?事實上沒有證據顯示大柯西莫醉心於繪畫。倒是在建築方面非常專業,在其贊助的建築項目中,建築師往往必須徵詢他的意見。至於贊助畫家這件事,大柯西莫都是丟給兒子:

「建築這一宏大的藝術屬於柯西莫的保護範圍,和一位銅鑄大師打交道可能也是他的事。這位大師當時和多納太羅齊名,技巧也同樣地傑出。畫家當時的地位比雕刻家略低一等,所以,柯西莫好像把畫家或裝飾師之事交給了皮耶羅和喬瓦尼。」(駐二)

當時,贊助這件事也是要打合約。大柯西莫當家時,許多討論繪畫委託的信件都是寄給他兒子皮耶羅(語氣非常謙卑,他們大概不敢直接寄信給柯西莫)

貢布里希在〈作為藝術贊助人的早期麥地奇家族〉裡也提到了"art"這個字是雙關語,除了「藝術」以外也意指「行會」。有一次羊毛技藝行會(arte della lana)投票不如預期,他提到:

「儘管他懇求與會者不要把 Patronum artis Laurentium(行會贊助人洛倫佐)當成敵人,但卻沒有奏效。Patronum artis當然是指行會贊助人」(註三)

再來第一季第二集「聖母百花大教堂圓頂」的建造工程,看起來,影集將圓頂的贊助歸功於大柯西莫。但從情理判斷,這個圓頂蓋了一百多年,應該很多家族都有贊助,不會只有麥地奇一家。

大柯西莫首次以贊助人的身份登場,是1419年佛羅倫斯各職業行會要建行會保護聖徒的雕像。這已經是大工程了,銀行家行會最富有,採取了行動,費用是集體負擔。在留存下來的捐款明細上,大柯西莫捐得比別人多一些,但他不是唯一的贊助者。

並且,大型贊助除了合約,多半還要成立機構、委員會,可能還必須與政府單位合作(註三)。

看起來,大柯西莫的贊助,比起喜愛繪畫或對藝術有所感受,社區服務、政治因素跟宗教服務的成分還比較高,特別他又是一個放貸的教徒。


三、《麥地奇家族》裡的畫作年代問題

第一季前半段講述的是大柯西莫與其父喬凡尼的故事,顯然,其中出現的許多畫作,都與他們在世的年代不符。

我認為這是因為:瓦薩里出的藝術史紀傳體1550年才出版,在這之前,藝術家的資料非常少。這本書裡收錄的、生卒年最早的畫家是Cimabue,這可能還是因為但丁有提到他的緣故。

喬凡尼生卒年為1360 - 1429,大柯西莫則是1389 - 1464,若要強求劇中出現的畫作一定要符合史實年份,選擇恐怕不多。

我感覺劇組想向觀眾展現一個「華美、處處充滿高水準畫作的佛羅倫斯」,雖然我想那比較接近15世紀中葉以後的佛羅倫斯,但整體氣氛還是很不錯的。



參考書目:

貢布里希,《文藝復興:西方藝術的偉大時代》

David M. Robb,〈The Iconography of the Annunciation in the Fourteenth and Fifteenth Centuries〉


註一:此說法參考自David M. Robb,〈The Iconography of the Annunciation in the Fourteenth and Fifteenth Centuries〉一文,收錄於《The Art Bulletin》,1936。

註二:〈作為藝術贊助人的早期麥地奇家族〉, 《文藝復興:西方藝術的偉大時代》,2000年8月第一版

註三:同註二。

註四:2018年有一篇文章為〈The construction of Brunelleschi’s dome in Florence in the fifteenth century: between accountability and technologies of government〉
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