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越晚的藝術越難看懂」似乎是大家一貫的印象。大眾耳熟能響的西方藝術家,幾乎都是十五世紀到二十世紀初這個區間(文藝復興到馬蒂斯、畢卡索),而印象派、後印象派以前的繪畫又特別受歡迎。
但是,如果稍微了解一下這些西洋古畫是怎麼產生出來的?而知名的藝術史學者又是怎麼看待「觀賞」這件事?我們可能會改變看法,承認那些看起來逼真、或古拙的油畫,才是真正難懂的作品。
這篇文章的目的,是希望提供喜歡藝術、又常常覺得無從下手的朋友幾個簡單觀念,讓大家下次欣賞西洋名畫的時候,更有幾分觀看的基礎。只要慢慢累積,「看懂西洋畫」絕對不是專業人士的專利。
一、何謂藝術大師?
「藝術大師」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兩種:
1. 為藝術史帶來創新突破的人(下文簡稱「創新者」)。
2. 技術上集時代之大成的人(下文簡稱「大成者」)。
欣賞古代繪畫,不論是「創新者」或「大成者」,都沒有辦法離開歷史的背景。因為藝術大師們的偉大,往往出於他們對藝術史的貢獻,與對後世畫家的影響。如果把他們與作品從歷史環境中抽離,用「純欣賞」的角度去看,他們就只會變成「技術高超的、會畫畫的人」而已。
不過「創新者」與「大成者」帶給我們的觀展經驗也有一點不同。在具備歷史知識的情況下,看「創新者」的作品,會讓我們看見藝術史發展中的關節,某個新風格的「開端」;看「大成者」的作品,則是讓我們驚嘆圓熟的技術,意味著某個風格的「終結」。唯有分清楚「創新者」與「大成者」的區別,掌握某個古代風格的「開端」和「終結」,我們才能在十五到十九世紀區間的西洋繪畫展覽中,挖掘百分之百的樂趣,這一點將會在下一篇《走進美術館不徬徨:如何欣賞西洋畫?(下)》之中提起。
在台灣,紅極一時的展覽,人潮往往都是「慕大師名而來」。雖然我不鼓勵「只看大師作品」的心態,但早年藝術史的進程,的確是由許多大師所推動的。每一位古代畫家,都是「藝術史」這位神秘先生的細胞之一,而「藝術大師」則是這位先生賴以活動的關節。
二、用「知識」看的繪畫
我建議任何對西洋藝術感興趣的人,平日多充實《聖經》、《希臘神話》兩種方面的知識。因為古代西洋藝術作品,是一種用「知識」觀看的藝術。
至於原因,就必須上溯到重要的藝術史學家潘諾夫斯基,曾經提出的一套簡單的理論。他舉出達文西《最後的晚餐》作為例子,作出以下描述:
《最後的晚餐》,圖片自《視覺素養學習網》:http://vr.theatre.ntu.edu.tw/fineart/painter-wt/davinci/davinci.htm
一般人面對《最後的晚餐》這幅畫,第一眼會先得到「十三個人同桌吃飯」的資訊,這一點只要是視力無虞的人都能辦到;接著,知道《聖經》典故的人,會認出這是「最後的晚餐」的主題,這一點必須擁有宗教知識才能辦到;最後,我們透過對主題的了解,聯想起耶穌在這個故事裡展現的基督精神(愛與分享,或許還帶著猶大此特殊角色的尷尬),完成了整幅畫的審美。
三個步驟的過程,「純視覺」只在第一階段發生作用,更多的部分是知識對畫作內涵的補完。古代畫作像一扇門,透過聯想,帶我們通往一個更大的、人類共同資產的精神性的東西。
說穿了,不少當代藝術其實也是透過這三個步驟與觀眾互動。只是古代的「常識」對我們來說,是一種必須特別去學習歷史知識。而生活在當代,只要平日有在關心藝術家們關注的主題(環保、戰爭、移民、族群、性別、消費、科技、回憶......等),自然就能運用自身經驗,進行欣賞的第二、第三個步驟。這就是為什麼「看懂」古代西洋繪畫,其實比看懂後現代藝術更困難。想看懂古代西洋繪畫,你需要的是歷史知識;而想看懂當代藝術,則需要一顆關心世界的心。
由於古代西洋繪畫是一種「用知識看的繪畫」,所以多了解《聖經》與《希臘神話》,對理解古代的西方藝術是非常有用的。這是因為「希伯來神學」與「希臘哲學」是西方思想的兩大源頭之故。
當然,文藝復興之後巴洛克藝術、洛可可藝術、荷蘭靜物畫各有各的贊助者(已不全然是為國王與宗教服務),但他們往往還是擺脫不了基督教與希臘神話的影響。(EX : 靜物畫有許多都表現基督徒的勤儉精神。如果無法感受這種精神,只能停留於像與不像的判斷,那麼「照相寫實主義」的繪畫可能更適合你。)
參考資料:《視覺素養學習網》,http://vr.theatre.ntu.edu.tw/fineart/painter-wt/davinci/davinci.htm (我個人非常推薦這個網站,是非常方便、簡單的藝術介紹網站。從高中時代到研究所時代,承蒙它一路相伴)
留言
張貼留言